幾經拖延,終於出文了!(自我吹奏 🥳🥁🎺🎤)
上次談藏書於民,說的是如何將實體/紙本書釋放出來,漂到不同的人手上,作人肉分散式儲存。文章出來之後,沒有甚麼迴響,是因為太激進嗎?💣 還是太天馬行空,不切實際?🦄(抛了磚,卻引不到玉 🥲)
我知衰!🙈 說藏書等於把書囚禁,即是得罪所有藏書家和愛書人!👻 一定有人會覺得,說這句話的人簡直是個沒文化的野人!🧌(補鑊 🪖)其實我也不是反對藏書,也不是不尊重愛書人, 一些對個人有特別意義或用處的書,想留在身邊隨時翻閱,或者只是珍而重之,甚至視為私有財產,絕對是人之常情。🙆🏻♀️ 藏書於民不是搞公有化、剝奪個人擁有權,而是想把沒有個人需要的大量書本,重新流轉活化,讓它們得到新的生命。🤰🏻👼🏼🤱🏻
撇開藏書者的立場不說,從書本身的角度來看,情況可不一樣。📖🧝♀️ 書藏起來是死的 ⚰️,流傳閱讀才是活的 🐣。 書的生命是靠人讀出來的,讀的人越多,生命力越強。💪🏼藏起來的書只有藏書者一個人可以讀 😒,而且十居其九是沒有讀過 🤷🏻♀️。相反,流通的書被閱讀的機率大大提高。為甚麼呢?因為它接觸到的讀者人數更多,而停留在每一個人手上的時間卻更短,增加了要轉送前快點閱讀它的動機。這樣的事情,就算不用數式計算出來,憑直覺也很清楚了吧?💁🏻♀️
我們可能會覺得,收藏在保存方面貢獻更大,流轉(漂書)卻會令書更快變舊,甚至在過程中流失。但是,藏書並不是永續的,時間雖然可以很長(藏書者的一生),但卻始終有限期。世代相傳的家族式藏書非常稀有,多厲害的讀書人十居其九也沒有繼承者。藏書人生命結束,幾乎等於藏書的末日 ☠️,變成廢紙的比率比我們想像中高。流轉的書雖然也會折舊和丟失,但在這之前,被多次讀過的機會卻更大。個人藏書是書的墳墓,並不是我危言聳聽。🪦
這樣說來,提供借閱服務的圖書館的確是功不可沒。問題是,圖書館作為中心化機構,也不是可以絕對信賴的。🤔 它是不是可以為民而立,為民所用,有太多不確定因素。🤐 而館方(官方)對書的收藏和流轉擁有絕對控制權,也對知識的保存和自由流通做成威脅。👿 藏書於民既可以發揮圖書館的功能,也可以免除中心化的壞處。就像高師兄所說,這是一種「去中央圖書館」的概念! 🥷🏽😎
(愛書人的聲音)「但係,就算係咁,就算咁有意義,我都係好想好想擁有那些書!不捨得把它們送出就永遠失去了!😭 你根本完全唔明白一個愛書人可以愛到跟書難捨難離,生死相伴的程度!」❤️💔❤️🩹
好的,好的!雖然我冇愛到咁嘅程度,但係我明,我明嘅!🥺 所以,我往下要講一個 🐠 與 🐻🐾 可以兼得的方案 — 怎樣可以把書釋放,但又同時可以擁有?✌🏼
答案很簡單:NFT 書!📚🌟✨⚡️
數位資料處理早已借助區塊鏈技術,發展出分散式儲存系統,把檔案用密碼學方式打散存放,防止單點故障、單一儲存系統獨斷或者被干涉,到要用的時候,再從各方召喚重組,還原本貌。🧩 這簡直就像魔法一樣!🧙🏻♀️🪄🎩🐇 也許因為太像魔法,所以很多人不理解,不信任。🙅🏻♀️
首先我想講一個分別:所謂把資料放在區塊鏈,跟儲存在雲端不同,絕對不是「藏書於雲」☁️。雲端雖然也很神,但卻是中心化機構所提供的服務。無論規模大小,也無論分布多廣,雲端只是一些特定的伺服器,上面的資訊是完全在服務提供者的掌控之中的。你可以把它想像成超級貨倉 🏚️,而提取資訊是某種超級速遞 🚚,但貨倉裡的貨物,是可以被拒絕,或者被充公的。😶🌫️ 把數位化的書本放在雲端,比把紙本書放在家中的書架上更沒有保障。而如果不傳播給其他人的話,雲端儲存的封閉程度亦一如家中藏書,只是換了另一個無形的監獄吧。 😔
所以重點不只是數位化,而是數位化的資訊如何儲存和傳播。建在區塊鏈上的去中心儲存系統,表面上跟雲端相似,都是網路上的儲存服務,但它並不是把資訊放在特定的伺服器,而是由眾數的合作者作分散式儲存。這個眾數是開放參與的,而不是由一間公司獨斷的,所以也是一種民間。把這稱為「藏書於民」也說得通吧,而且跟「藏書與雲」是不同的概念呢!🍎🍅🍑🍓
有人可能會覺得,電子/數位書只是一堆可以無限複製的資訊 📖📖📖📖📖,根本無所謂收藏 📚。這是用了實體收藏的概念,認為可收藏的物品必須是稀有的和獨一無二的,即是同一本書不可能同時由兩個人擁有 🧙🏻♀️📕🧛🏻♀️,而能擁有的人也是有限的,因為書本的數量也是有限的。這令藏書具有(金錢)價值。🤑💰
不過,自從一種叫做 NFT(non-fungible token)的東西出現,整個局面便扭轉了!數位物品也變成具有收藏價值!💃🏻🕺🏻
區塊鏈技術的特性,令每一個 NFT 都成為稀有和獨一無二的物品。說穿了其實很簡單,因為在區塊的建立是線性的,一個接一個的,不可逆轉,也不可回頭去改動的,所以寫在上面的資料也沒法更改。所謂的 NFT 就是記錄在區塊鏈上的一筆元資料,一旦「鑄成」(mint)🪙 便成為鐵證,所以就是獨一無二了。✌🏼 既然是獨一無二,不可複製,自然具有稀有性,具有稀有性,便可以被賦予價值,而且可以收藏了。🥳
當數位藏書成為可能,每個人便可以建立自己的數位圖書館 📚📚📚,開放任人參觀,也可以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收藏。👐🏼 分享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把 NFT 連同附載其上的書檔(這才是書本身)轉售或轉送給他人,另一種是把書檔複製和傳播,但 NFT 還留在自己手上。同樣是藏書,但卻不會像紙本藏書一樣,把書牢牢禁錮起來 ⛓️,不見天日。如果不重新鑄造,每一版的 NFT 數量不會增加,價值就算不上漲也會保持穩定,而書檔則可以廣泛流傳,做到——
想看書的人一定找到書,書也一定找到想看它的人!🤓💞📖
無需一個中央的數位藏書庫,數位書可以藏在千千萬萬人的個人數位書架上,互相可以瀏覽,雙方合意的話,隨時可以交換或交易(買賣),甚至送贈。 💝
這,就是真真正正的藏書於民了!!!
你既可以收藏每本書的出版憑證(NFT)和書檔,也可以傳播書的內容,做到擁有而不獨佔,分享而不失去。世界上還有更兩全其美的事情嗎? 😇
(我快要把每一句都 bold 晒佢了!😅)
藏書於民,就是把書釋放,還書自由!🪽
紙本書可以做,也應該做,但為的是消極的拯救,而不是積極的擴展。🐼
普通電子書做不到,因為既無憑證,也無擁有,亦無法分享,比紙本書情況更差!💩
只有 NFT 數位書,能收藏,能分享, 能保存,能傳播!不只是保育過去,而且是面向未來!🌻🌷🪻🌸🪷
你可以和你所愛的書生死相伴,但也同時可以讓它陪伴他人!💐
收藏與流轉,擁有和分享,不再互相抵觸,而是相輔相成!🎁
渴望擁有,但也渴望對方自由,從來都是愛的兩難!🖤🩶🤍 對人能不能做到,我不知道,但對書,絕對!絕對可以做到!✊🏼💪🏼👍🏼👏🏼
這就是對書最大、最深的愛!💖
(請原諒我濫用大字體,因為實在太激動了!😭🔥)
好了,又是行銷時間了!🥰 請大家親身體驗收藏 NFT 書的樂趣,成為未來的自由書圖書館的一份子!(重申:這不是一篇促銷文!😉)
圖片由 Midjourney 生成
說得十分之好,書看的人越多生命力越強~ 時間會說話~ 但有時先行時代太多辛苦,bitcoin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