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現,這個題目有歧義?🌝🌚
究竟是永恆地持續的夢境,還是關於永恆的夢想?🤔
但是,兩者其實也可以是同一回事吧。人類從有意識以來,便一直懷著關於永恆的夢想,產生出種種宗教和哲學思想,去克服對無常的恐懼。☠️ 而這個夢想,也是人類一直浸沉其中,無休無止地發著的大夢。這樣說,就是夢中夢了。🐥🥚🐣
哈哈!夠了!我這個才疏學淺的人,不宜學人滿口玄談,貽笑大方!🙈 那麼,永恆跟 web3 有甚麼關係?
按一般的常識,數位事物是虛擬的、不實在的、不持久的,而物理上的實物才是可信賴的,所謂「真金白銀」、「有嘢揸手」是也。🖐🏼 書也一樣,人們會覺得實體書才有安全感,才能好好收藏和流傳下去,而電子資料則非常不可靠。👎🏼 大家可能會聽過這些遺失重要資料的悲慘故事,甚至是當中的主角,例如千辛萬苦寫的幾萬字「一下唔覺意 delete 咗」😢,或者「唔記得咗 save」😰,或者「唔見咗隻手指」😭(USB flash disk),或者「留咗喺部舊電腦度」(而部電腦壞咗開唔翻)😂!
你可以說這些都是個人大意所致,與儲存技術無關。如果信不過自己部電腦(和自己個人腦)🤯,現在有各種各樣的雲端儲存空間,只要花些少錢,同時放在兩三個系統就萬無一失了吧。😉 但是,誰說這些大公司提供的儲存空間是開放的和永久的?如果我說這些公司會倒閉,大家一定恥笑我,但世界上有哪家公司是永恆的?就算不是倒閉,改組業務、調整服務內容,肯定是經常有的事情,而且事先是絕對無須徵詢用戶同意的。再者就是公司出於任何原因,可以封鎖特定用戶或者停止向特定用戶提供服務。這些決定也是 arbitrary 的。🤪 這些都是單點儲存的弊端。至於數位資料有沒有被竄改或偽冒,原創或不同版本如何得到證明,似乎也是沒有保障的事情。🤷🏻♀️ 所以說,數位儲存不及實體可靠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當然實體書也有盜版,也可以印到跟原版一模一樣,不過門檻過高,誘因也越來越低了。)
不過,自從區塊鏈技術出現,數位永久儲存的夢想似乎可以實現了。首先是原創或版本驗證問題,可以通過區塊鏈不可逆和不可更改的特性,明確無誤地記錄下來,而且資料是公開的,可隨時查證的。💁🏻♀️ 以這種方式製作出來的數位憑證,叫做 NFT(non-fungible token),簡單來說就是一筆元資料,證明附帶其上的內容(可以是文字、音訊、視訊等)是在特定時間由特定錢包所上載的。這筆資料一經寫下,不能更改。🙅🏻♀️ 區塊鏈的運作是由眾數的節點共同進行的,這些節點並不隸屬於某間公司,也不受單一的中心指揮,而是對等和自由參與的合作者,大家遵守的是該區塊鏈創立時寫下的程式(所謂 code is law)和社群經過商議所訂立的守則。 雖然節點(交易驗證者)數量多寡和地域分佈對一條區塊鏈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有重大影響,但背後的原理就是分散式操作和治理。🐶🐻🐷🐵🦁
區塊鏈和 NFT 出現之後便有人想到,可以用這個技術來做分散式數位資料儲存,於是出現了諸如 IPFS (InterPlanetary Filing System) 和 Arweave 等分散式儲存系統。🪐 這些系統不是一間傳統的公司(如 Google、Apple、Microsoft 這類),而是一個網路傳輸協定(protocol),任何個體都可以參與運作。上傳的數位資料會經過密碼學的方式打散,由眾數節點進行分散式儲存,到取用的時候再組合還原。🧩 這個方式的好處很明顯,就是無需把資料委託給單一機構保管。用通俗語言說,就是沒有人能把資料下架。🥳
把數位資料製成 NFT,就是同時用了兩層分散式技術。🍰 首先是用分散式儲存系統存放資料,再用區塊鏈上的 NFT(元資料)把上面的儲存動作記錄下來。🍔 我們一直在說的 NFT 書,就是用這種方式「鑄造」出來的。查證 NFT 上的元資料,我們可以知道書檔是誰(哪個錢包)放上去的,而元資料也記錄了上載的書檔在分散式儲存系中的存取位置(連結)。🥪
如果你質疑區塊鏈和分散式儲存系統也不能保證是永續的,或者抛出網路崩塌或者停電之類的理由,那就無話可說了。🙊 不要說到地球毀滅這麼遠,單單是人類本身,也不可能是永存的吧。💀 所以我們說的永恆,當然不是終極的,而只可能是局部的,也即是在人類能繼續應用科技的限度以內。但能夠做到這一點,已經接近永恆了。😘
人對永恆的渴求,令我們想到「紀念物」這樣的一回事,就是人嘗試通過實物來保存記憶的一種行為。 紀念物往往會採用堅實和不易變的物質,例如金屬或者礦石 🪨(紙質書本在這方面非常脆弱),最富象徵意義的是鑽石婚戒。💍 數位事物從來也不具有紀念的價值和功能。但是,隨著 NFT 的出現,數位紀念物成為可能,甚至可以比實物更為恆久。🐢 NFT 的紀念性應用,很可能是它的其中一個發展方向。我們可以利用它來搭載富有紀念價值的圖片、音訊、視訊等,把物理世界的經驗化為數位印記。🐾
用 NFT 來製作紀念物 — 甚至是紀念冊或者紀念館 — 能不能成為一種新習慣還是未知之數,我們《愛虛構》同仁身先士卒,把我們生命中具有特殊意義的事物拿出來,造成影象檔 📷,再配合由晨輝負責撰寫的紀念辭 ✍🏼,把事物背後的故事用詩意的文字表現出來。🌅
我們所選的不約而同是文字印記,分別是晨輝的名字用「香港字」活字印刷出來的樣本、庭音的畢業論文指導老師佘梓言的親筆評語,還有作家邢天倪在送給我的著作扉頁上的題字和簽名。🖊️
我們將會把這些圖文檔製作成 NFT,每個數量一百枚,贈送給《愛虛構 Fiction Passion》的付費訂戶,也即是愛虛構秘密會社的社員。😘
我們把這些 NFT 私人記憶紀念物,稱為 EverMomento。💝
想要的話,記住升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