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一)微雨
早上姐們叫醒我,說今天天氣清涼,池水會有點冷,昨天我又出了點狀況,不如改為晨跑。我說我可以的,不想隨便退縮。庭音姐說不要勉強,我搖了搖頭,堅決地說:不勉強,我很想游水。姐們相望了一眼,便動身換泳衣。上次去完沙灘後,我的兩件式泳衣留在這邊,可以用上。拿了泳鏡和毛巾,便一起下樓去。
走向泳池的時候,庭音姐說:游泳一半是技術,一半是水性。水性就是身體和心理都適應在水中狀態,水中的阻力、浮盪不定、沒有依傍、腳踏不到地面、無法呼吸、看不清周圍的環境等等,都會令人緊張,甚至恐慌。一定程度消除這種恐慌,就是熟習水性。熟習水性的話,就算技術不夠好,也可以很輕鬆自在地游泳。當然技術也可以幫助人熟習水性,但水性還是更根本的。不是克服水,對抗水,而是與水共存,把水中的不利條件化為享受。
我覺得姐好像同時在說人生道理,便說:即是「無明即法性」?庭音姐愕了一下,幸晨姐摸了摸我的耳朵,笑著說:輝妹妹真是有慧根啊!
中秋過後,水確實變冷,跳下去的時候忍不住叫了出來。庭音姐說:想不冷壞,就不要停下來,但要放鬆心情,放慢速度,自然可以一直游下去。我點了點頭,戴上泳鏡,跟著姐們游出去。開頭要咬緊牙關忍耐池水的冰冷,但游了一個直池,已經不再覺凍,甚至慢慢有暖和的感覺。姐們也刻意放慢,陪著我並排地游,我不再那麼緊張,游完第二個直池也沒有暫停的需要,便繼續下去。如是者來回游了十次,才覺得有點累,需要休息一下。合計起來,至少超過四百米了。休息了一兩分鐘,開始下起微雨來。庭音姐問要不要繼續,還是上水。我說繼續,想練自由式,庭音姐便再提點了幾句。練了約十五分鐘,弄懂了一些竅門,但身體熱量流失,姐們便說今天差不多了。一上水便覺得更冷,跑進室內,跳進暖水按摩池,大家一起發出通體舒暢的呼叫。靠著姐們,我覺得昨天在身體裡冒起的某種固化的東西,慢慢分解,
下午在圖書館見到 D,問他老師的情況,他說不是很好,不過早點解脫也不是壞事。我沒有照顧瀕危患者的經驗,不很理解這種思維。一般我們都希望病人復元,生命捱得一天過一天,不要放棄。不過,我自己不是曾經想過放棄嗎?我當時有解脫的想法嗎?
晚上回家吃飯,突然很想細心多看爸爸幾眼。將來他老去,也要面對生命終結的難關。所以,如果有個伴陪著他,會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他察覺到我的眼神,問我做甚麼,我說:爸爸你要努力追張老師啊!他害羞地笑了出來,說:都一把年紀了,追甚麼?我便說:是兩情相悅嗎?爸紅著臉不回答我。
用 AI 翻譯了幾田莉拉的〈Sign〉,很震驚,歌詞好像在說我自己。至少,是遇到姐們之前的自己。抄錄如下:
為什麼
直到崩潰
我都用謊言欺騙了自己的心?滿溢的玻璃杯
隨時都會溢出
最後的導火線只是些微不足道的事情
一切都那麼突然緩緩地墜落
已經無法再隱藏
對自己視而不見的事
其實早該明白
要往哪裡去?
要回到哪裡?
透明的我
誰也找不到夕陽西下的月台
人潮漸漸增多
我哭了
在這樣的地方
無法保持一貫的自己緩緩地沉沒
已經無法回頭
那些視而不見的事情
明明早就該知道的只是被來往的人潮沖走
連走路都不穩
這樣的我
似乎沒有人能看見不能就這樣結束
只要還活著
除了放棄之外
還有其他的指引
為了能夠真實地感覺到自己存在繼續尋找
已經無法再隱藏
直到找到
真正能夠從心底愛自己的我
等著我的未來
雖然仍然朦朧不清
但如果能堅強地活下去
一定會在某一天
24/9(二)下雨
早上雨勢稍停,到公園晨跑,帶了薄風衣以備不時之需,也給狐狸穿了雨衣。會合姐們跑了一圈,便下起雨來。初時毛毛細雨,後來越來越大,連風衣也擋不住,便躲到有蓋行人天橋上。D 已在那裡步行。我和姐們來回跑了兩次,便停下來休息。雨沒有減弱跡象,我們便提早回家。狐狸弄得很髒,順便一起幫牠洗乾淨。
中午跟庭音姐和 D 吃飯,期間他又收到關於老師的訊息,說情況惡化,呼吸困難,血氧只有八十。他說:離解脫不遠了。雖然如此,他還是流了淚。D 從未在我們面前露出情緒,我們也不知應該說甚麼。待他平伏下來,說了一段話:老師教了我甚麼呢?其實大部分已不記得了,但卻永遠記得,老師用一手漂亮的粉筆字在黑板上寫上他熱愛的詩詞時,一舉手一投足都是精神,都是元氣,就是英文說的 passion 吧。溫文儒雅老師,完全是文學魂的體現。就是這個魂感染了我,震撼了我,令我也產生了對文學的 passion,甚至成為一個創作文學的人。真的,理論、流派、技巧、立場這些東西,到最終都是沒有意義的。最根源的只有那個魂,那個 passion,才是生命。所以就算我後來在大學沒有再修中文,創作方向也完全脫離古典,但是,老師傳達給我的那個魂,始終如一。我和老師已經三十八年沒見面,沒聯絡,到前天去醫院探望老師,他已經不能說話,樣子也完全變了,但他表示記得我。就算只是禮貌,也沒所謂,其實不記得我也沒所謂。重要的是我們記得他,記住他,不會忘記。我發現,三十八年完全不算甚麼,沒有絲毫阻隔,也沒有絲毫淡化。人生在世,有甚麼能讓我們把三十八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視若無睹,超越時空的藩籬?就是我們共同浸潤其中的那個魂吧!所以,老師即將從肉身的痛苦解脫,我雖然傷感,但到底還是慶幸的。而在那個魂裡面,老師會繼續和我們在一起,我們也會再次相見。
聽 D 說著,我忍不住流下淚來,庭音姐也鼻酸了。但我知道,當中不完全是悲傷,而是有某種力量。也許,到將來 D 離去,我也會有相同的感想。現在自己還年輕,只有二十六歲,遠遠未體會到那三十八年的奧秘,但我希望有一天能夠領略。
飯後我和庭音姐去咖啡店,D 自己去圖書館。我想過陪他,但姐說最好讓 D 自己靜一下。聽完 D 的話,多少有點思潮起伏。幸好是在咖啡店,有庭音姐在身邊,心情未算過於動盪。
大約五點左右,手機收到訊息,打開一看,竟然是蔓!她說:晨輝,我係蔓。我昨天看到你們的電子報,庭音姐寫的那篇故事。感謝你們記得我!對唔住我突然消失。不用擔心,我沒事。我離開了一段時間,但我會回來的。到時見!
庭音姐見我望著手機在流淚,過來問我甚麼事。我讓她看了蔓的訊息,她也對事情的交集感到不可思議。我把訊息轉發給幸晨姐,她回傳了表示驚訝的表情符號。過了一會,她回道:我查過《愛虛構》的訂閱者,很難確認哪一個是蔓,有可能的至少有十幾個。庭音姐便寫道:不用查了,知道她在看,跟我們保持聯繫,便可以。我們也不要主動找她,等她來找我們吧。
我和蔓算不算得上是朋友,我也說不清楚,但我曾經和她產生強烈的感應,到了某種感同身受的程度。我想像蔓用那隻佈滿紋身的手,撥著手機,看著我們的發文的情景,彷彿感到她的手指,和我在打字的手指,互相觸碰。指尖彷彿有電流通過,形成連結。這就是 D 說的魂嗎?那麼,寫作的最大意義,就是招魂了。我適合扮演其中的巫嗎?
晚上收到 D 的訊息,他的老師下午離世了。
圖片由 Midjourney 生成